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摩尔法学院刑诉法著名教授约瑟夫•霍夫曼(joseph l. hoffmann)来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授课
应“2011计划”——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邀请,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摩尔法学院(indiana university – bloomington maurer school of law)哈利·普瑞特(harry pratter professor of law)法学特座教授、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海外科研基地——“中国法律及比较司法制度研究所”联席主任约瑟夫·l. 霍夫曼(joseph l. hoffmann)教授于2014年12月3日至12月14日期间,在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讲授《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问题》(evidence in u.s. criminal cases)课程。
hoffmann教授在讲课
围绕着本次课程的主题——“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问题”,霍夫曼教授共进行十次授课,从《美国联邦宪法》中有关刑事案件的专门证据规则入手,内容涉及广泛,涵盖了程序正义原则、对抗制与刑事案件庭审、搜查与扣押、窃听、电脑与电话记录、令状制度、逮捕、盘查、“毒树之果”原则、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、第五修正案、第六修正案、不得强制自证其罪特免权、“米兰达”原则、拘留与讯问、证据开示与披露、相关性、证明力与偏见、证人询问与交叉询问、证人弹劾与正誉、品性证据、传闻证据、对质条款、外行证人与专家证人、“多博特”原则等等。与此同时,霍夫曼教授在授课中穿插介绍美国联邦刑事诉讼中的经典案例。课间与课后,霍夫曼教授还常与我校证据法、刑事诉讼法领域教师、博士生、硕士生及本科生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热烈地讨论。
课间霍夫曼教授答疑
霍夫曼教授开放自由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动力,并时刻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出来。他还精心准备了每节课相关的阅读和写作练习。对学生们在美国证据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学习上给与了很大帮助。
学生在认真听hoffmann教授讲课
霍夫曼教授此次授课,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。听课者中不仅有我校司法文明及证据法学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,而且有其他院校的师生、执业律师、司法工作者与印第安纳大学在京校友慕名而来,扩大了我校证据法学学科的影响力。
同学们与hoffmann教授合影
霍夫曼教授本次授课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承办。
附:
-
-
上一条:全国首届“语言、证据与司法文明”高端论坛在京举行
下一条:《证据科学秋季论坛》第五讲 从法院到法学院有多远——法律职业、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的现代化转型
【】